
準確掌握和全面覆蓋各流域地表水水質監測信息,是完善環境監管機制的重要一環,更是建立健全水污染防治長效機制的重要前提。
飲用水安全是我國水污染防治的重要領域,與防治水污染、保護水生態同等重要,單從保障居民用水健康及安全角度出發,可以認為,飲用水安全堪稱重中之重。
正所謂飲水思源,水源地保護理所當然被認為是確保飲用水安全的源頭舉措。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打好水源地保護攻堅戰的決策部署,深入推進飲用水水源地環境問題整治工作,生態環境部日前組織開展了水源地環境保護第二輪專項督查,從全國抽調執法骨干力量622人,分四批對各省(區、市)水源地環境問題整治情況進行現場檢查,并每日通報督查情況及發現的突出問題。目前,已公開通報了5批55個水源地突出問題。
從檢查情況看,多數地區積極推進飲用水水源地環境整治,推動解決突出問題取得一定成效。但是,也有一些地區工作推進不力,水源地污染問題突出,整改工作明顯滯后。
針對這些突出問題,生態環境部要求持續深入做好水源地專項督查工作,緊盯問題不放,加強跟蹤督辦,逐一核實整治情況,限期整改到位。同時,督促地方政府全面落實水源地環境保護主體責任,扎實做好問題整改,力爭實現排查無盲區、整治無死角,切實提升水源地環境安全保障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確保無死角整治的一大重要前提是,必須擁有必要的監測手段和方法。近年來,圍繞水污染治理,當前已經明確了針對集中飲用水水源地水體、黑臭水體、劣V類水體、入江河湖海不達標排污口水體等四類水體治理重點,由此倒逼相關的污染治理工作和生態保護工作不斷完善工作手段,并加緊構建長效治理機制。其中,開展全方位的水質監測,正是長效治理機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
正是基于水污染形勢的日益嚴峻,國家地表水水質自動站的建設和布局才按部就班地實現著全覆蓋。可以說,隨著水環境改善的迫切需求,國家已經明確了對水環境監測的決心。而準確掌握和全面覆蓋各流域地表水水質監測信息,是完善環境監管機制的重要一環,更是建立健全水污染防治長效機制的重要前提。
筆者以為,從此次檢查發現的問題不難看出,確保水源地污染行為的零容忍和杜絕污染問題的關鍵是,基于全面監測和公開監督基礎上的水源地污染防治長效機制管理。近年來,隨著“水十條”的深入實施,對全國各類水體和水環境形成長效防治的需求日益迫切,這不僅事關當前水污染嚴峻形勢的積極應對,更決定著未來水環境的健康可持續。為此,諸如強化落實責任、建立健全水污染防治長效機制、推動建立流域性生態補償制度等內容均備受各界關注與呼吁,目的正是盡快形成強有力的長效防治措施,確保水環境健康長效發展。
要知道,無論從檢查發現問題還是從我國目前水環境的整體形勢看,采取必要手段積極應對水污染形勢均已迫在眉睫,治理更是刻不容緩。筆者認為,必須在全社會樹立將水資源合理開發與節約利用與保護擺在突出位置的信念和決心,實現水資源的合理配置并提高水的利用率,搞好節約用水和水資源保護,全面提高水資源管理現代化和信息化水平,唯有如此,方能確保包括飲水安全在內的水環境整體形勢的持續向好。
地址:江西省鷹潭市三川大道3號
電話:0701-6289970
孔齊斌13970166857(微信同號)
傳真:0701-6289973
郵編:335000
郵箱: 21431806@qq.com
網址:www.iwdan.com
聯系人:孔齊斌
![]() | ![]() |
手機官網 | 微信公眾號 |